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诊疗与研究基地

辽宁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辽宁省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沈阳医学院和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习基地

省级敬老文明号单位

省行风先进单位

医院地址: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矿院街水塔路16号
Copyright (C)  本溪市金山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沈阳    辽ICP备12007627号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本溪市金山医院

>
>
>
壮志不泯 雄心依旧 ——驰援武汉医疗队的战“疫”日志(二十六)

壮志不泯 雄心依旧 ——驰援武汉医疗队的战“疫”日志(二十六)

分类:
动态资讯
来源:
2020/03/11 07:28
浏览量

年过半百的他被岁月沉淀了青春与韶华,却磨灭不去他从医的信仰和人生的追求,当使命再次召唤,他依然雄心未减,壮志如虹,依然坚持不懈地为理想奋斗,他早已将医者的情怀融入灵魂,成为了他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

 

壮志不泯 雄心依旧 ——驰援武汉医疗队的战“疫”日志(二十六)

 

3月9日   武汉 阴                  修国权

驰援武汉三十天。对于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确实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还会像年轻人一样热血沸腾。还记得2月8日晚上八点多,我接到院里的紧急通知电话,明日出发的驰援武汉医疗队中还需要从我院再派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院里让我帮忙推荐一个人选,我当时没有片刻的犹豫就脱口而出:“我去,我作为一名临床工作多年的医生,更有实战经验,我最合适。”院里考虑到我的年龄,怕我身体吃不消,但我没有一丝的后退和犹豫,我感觉全身的血都在沸腾叫嚣,有多少年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了,国家危难人民需要,我作为一名医生,一名老党员,一个男人,无论哪一个角色,我都应该到最前线去。

2月9日,我跟随医疗队来到了武汉,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却是我第一次以这种方式来,坐在去酒店的大巴上,我看着窗外昔日应该车水马龙的繁华大街,现在却是门可罗雀,空无一人,我近距离的感受到了此次疫情的严峻和这里有多需要我们。

病区开诊后,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新的工作方式,一切都需要我重新学习和适应,我迅速的调整状态,不甘于落在年轻人之后,拖团队的后腿,每天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每天的例行查房,是我多年作为科主任的基本功,平时我进行的快而准确,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工作,在这个特殊的病区里进行的都异常的困难,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双层的口罩手套,对于简单的望闻问切来说简直是困难重重,查房一小会下来我就汗流浃背,里面的手术衣湿的紧紧的贴在身上,难受的很,但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呼吸问题,每查几个患者我就得坐下来喘一会儿,改善一下我的呼吸状态再接着进行,但即使这种状态,我的工作质量丝毫不打折扣,对于每一个患者都能够规范的查体,仔细的询问情况,认真的记录,以便于根据个体化差异适时的调整治疗方案,不但治疗新冠肺炎,还帮助他们调整基础疾病带来的临床症状。

     一个主班,三十几个患者查下来,需要整整三个小时,再加上穿脱防护服的时间,进一次舱,我需要花费四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来年龄的差距了,穿脱一次防护服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儿,但对于我这个已经五十五岁的人来说,可真的有点困难,胳膊腿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灵活,每脱一件都困难重重,每次出来以后,我整个人都跟水洗过似的,可缓上一会儿就马上又投入到其他的工作当中。作为一名医生,我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患者信任的眼睛和感激的话语,就是我前行最大的动力。

     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收治的37床患者老叶大哥,他朴实善良,对我的诊疗和帮助非常的感谢,从最初的症状严重到后来的慢慢缓解,我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甚至在休息时我都会到病房看看他才会放心,我们老哥俩约定,疫情过去了,他出院了,我们一定好好的喝上一杯。可让人非常遗憾的是,后来他的病情出现了反复,转到ICU继续接受治疗,转科的那天他握着我的手说:“修医生,谢谢你对我的帮助,我永远也忘不了,我们的约定是永远有效的。”

     武大的樱花开了,医者仁心就如同那盛开的樱花,永远悄无声息的开放,不渲染不张扬,一切刚刚好!

  站前银座广场30路终点站


  站前15环路至二十六中站沿矿院路
     前行500米